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黄段子中的哲学思想

“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于一个事物,人们的观点是各不相同的。清代大才子金圣叹受“哭庙案”牵累,被判斩刑。在砍头前,他特别叮嘱两个儿子:“儿子们,附耳过来,有件要事我走之前必须告诉你们——吃豆腐干的时候,同时嚼点花生,味道就如火腿一样鲜美。这可是秘密哦,千万不要传出去。”小时候读到这个故事,特别佩服金大才子在故事中体现出来的视死如归精神,但现在看来,他能把豆腐干加花生吃出火腿的味道,本身也值得佩服哦。要是全国人民都能从中吃出这种味道,可能猪肉就不会涨价,心脑血管病人也不会那么多。不过,我试着这样吃了一次,怎么着也还是觉得有差别。或许是自己道行不够吧。

  今天是周末,在公司值班,有一夜闲暇,准备写一篇《“黄段子”中有哲学》贴上博客。之所以有这个想法,灵感来源于两天前的一则报道:斯洛文尼亚哲学大家斯拉沃热·齐泽克在南京大学演讲,题目为《作为意识形态范畴的礼貌》。虽然是一个关于“礼貌”的题目,但在演讲过程中,曾经当过兵的齐泽克“黄段子”不断,并且强调,经常讲一些“黄段子”能够拉近人们彼此之间的关系,甚至可以促进种族团结。当黄色笑话消失了,种族之间的真正冲突也就可能因此出现。当然,作为哲学大家的齐泽克绝对不会简单认为常讲“黄段子”就能够解决社会和谐的一切问题,但是,说他把讲“黄段子”视为社会和谐的一种润滑剂,应该是符合他的本意的。

  齐泽克是有道理的。“食、色,性也”。无论民族、无论国度,只要是人,都有这样的本能需求。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人,各自为食、色添上了不同的文化色彩,但人类本性的需求,都是一律的。尤其是对待性,虽然也有文化差异,但相对于食,还要更趋本能。在社会交往中,使用这些符合共同本能的话题来进行沟通,无疑是障碍最少、成本最低的。这就好比不认识的两个人,如果都是烟鬼,只要一支烟,就能把两者的关系拉得很近,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共同的需要嘛。在性这个问题上,别说朋友、熟人之间沟通起来没有问题,就是在不同国度的两个人之间,只要简单地一比划,不用翻译,相互之间也能明白。当今社会,各种矛盾交织,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增大,人们想方设法都要寻找共同的话题来融洽相互之间的关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黄段子”也就自然而然地走向了社会交往的前台。

  这样的情形,与礼仪之邦的文化传统显然是背道而驰的。孔、孟两个老人家本人虽然未必那么极端,但儒学发展到后来,是真的主张“存天理、灭人欲”的,并且将之上升成了官方的意识形态。所以,即使“闺房之乐有甚于画眉者”,但是,在外面,除非是肝胆相照的朋友,否则对于性的问题,谁都是三缄其口,不越雷池一步的。当然,不说不等于不做。清代文人袁牧写了一部笔记体小说叫《子不语》,其中记载:李刚主修正心诚意之学,有日记一部,所行之事必据实书之,每与其妻人伦之后,必楷书某日某时与老妻敦伦一次。这里所称的李刚,可能就是著名的抗金英雄,北宋宰相李刚,他可是一代大儒哦。该书还记载:某教官五十续弦,门生醵金贺之。入夜偷视所为,以为其行事之时断无用其伪道学也。教官顶戴袍褂入房,移双烛于床前,将新娘扶坐床上,举手扞其裤,分其两腿,高举之,详视后,点头赞叹。而后退三步,低头长揖者三,祝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某老矣,今日唐突夫人了……呵呵,大家看看,这些道学先生,尽管修养很高,但终究也是天理可存、人欲难灭哦。(说着容易,做着难。受了多年教育,我也有点伪道学了,引文时,对“醒目”之词也作了删节。)

  百炼成钢的道学先生尚且不愿戒绝,一般的老百姓当然就更是割舍不下了。有故事这样编排:一对夫妇非常恩爱,几乎夜夜“春宵”。忽然一天,太太身体不适,医生检查之后说:“纵欲过度,导致经神性疼痛。你必须“戒”三个月,否则会有生命危险”。由于人命关天,回去后,两人就只好分房而睡。可是,仅仅过了三天,睡觉时先生就忍不住了,往太太房间走去,可是才到门口,恰好就见到太太也要进自己的房。太太惊讶地问:“有事吗?”先生一本正经地说:“亲爱的,我是来杀你的,你呢?”太太非常害羞,红着脸回答:“我是来自杀的”。——呵呵,老百姓常说,“性命”、“性命”,没有了性,也就没有了命,看来,是很有道理的哦。

  不过,很多事情,是只能做,不能说的。特别是关于个人隐私的事情,绝大多数的人,是不会将之暴露在阳光之下的。当然,也有例外,如一些用身体写作的女“作家”,他们就是靠出卖自己的隐私博取名利。但是,我们一般的老百姓,达不到她们那种境界。没办法,不能说自己的事,大家也就不妨听点“黄段子”,在愉悦身心的同时,拉近心理距离,融洽人际关系。不过,按照一个哲学家的观点,人是“穿裤子的猴子”,也就是说,人虽然也是动物,但毕竟不同于一般的动物,不同之处的一个重要方面,就在于人有文化的包装、讲究基本的礼节。因此,在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场合之中,能不能讲“黄段子”、该讲哪些“黄段子”、该怎样讲“黄缎子”,还是很有讲究的。我想,对于这点,很多人都是很有体会的。

  我也讲过“黄段子”,而且还在一些比较正经的场合、对一些比较文雅的人讲的。想我这样一个“道貌岸然”的人,怎么也会讲“黄段子”呢?呵呵,因为我是搞哲学出身的,基本观点也与齐泽克一样:“黄段子”里面有哲学。黄段子”讲好了,比讲一般的道理,更能让人振聋发聩、醍醐灌顶,记忆深刻。下面就是我讲过的几个“黄段子”:

  其一、《画蝴蝶》。传说,唐伯虎画蝴蝶非常传神。一女前往讨教遭拒,遂凿窗偷艺。一日,见伯虎取一大盆,倒满墨汁,铺好宣纸,宽衣解带,将屁股浸入其中,再往宣纸上一坐,栩栩如生的蝴蝶便赫然纸上。

  女大喜,以为得法,乃如法炮制蝴蝶画若干,并假冒伯虎作品四处兜售。不日,被众买家告上官府。女狡辩再三,但知府只出一语,此女便低头称服。何语?知府云“你的蝴蝶没有头”。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自己没有金刚钻,你就不要揽那个瓷器活!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总嫌职位低、待遇差,总想干大事、做大生意,好高骛远,但自己又力有不逮。对于这样的人,我们就可以给他讲这个故事。

  其二、《堆沙堆》。一未婚死囚从大漠监狱中逃出,偷了一头骆驼代步。可是,出逃多日,眼看水和食物即将耗尽,漫天黄沙仍不见尽头!死囚心想:我罪孽深重,死不足惜,可一生未碰女人,实在遗憾。沮丧之际,忽然发现偷的是一头母骆驼,一变心中窃喜:将就着吧,反正都是母的!

  骆驼很高,够不着,于是他开始在骆驼后面堆沙堆。堆好了,把骆驼牵到前面站住,自己上了沙堆,扑向骆驼!但是,正在这时,该死的骆驼却向前走动,“扑通”一声,扑倒在沙土之中!于是,他不得不再次劳作。可是,如是多次,每次皆功亏一篑。

  绝望之际,一个在沙漠中迷途的美女忽然出现在他的面前。美女又饥又饿,向他乞求水和食物,并主动说:“大哥,如果你救我,你想怎么都可以”。死囚一看,水和食物本来就不多,反正都要死,就给她吧。美女吃饱喝足了,便说:“恩人,我的命是你救的,你要我怎么报答你?”

  死囚原本是一个很有英雄气的人,趁人之难,觉得特不好意思。但是,为了完成自己死前的心愿,他还是红着脸对她说出了自己的要求:“美女,那就对不起了啊:麻烦你帮我牵着骆驼。”于是,美女牵住骆驼,他又开始在骆驼的屁股后面堆起了沙堆…….

  ——这个故事是说:目的是目的,手段是手段,千万不能把手段和目的混淆。可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经常把手段当成目的。比如,为了享受生活的幸福,必须奠定一定的经济基础。可是,有的人在挣钱的过程中,却忘记了挣钱的目的是享受生活。如此等等的事例非常多,对这样的人,就可以给他们讲讲这个故事。

  其三、《捅黄鳝》。黄鳝就是鳝鱼。在江南农村生活过的人应该知道,鳝鱼喜欢在田埂边上打洞,要抓他,只要见着它头前正对的洞,用手或脚捅上十多下,鳝鱼受不了浑浊的泥水,就会倒退着从尾端的小孔退出,这时,很容易被抓住。所以,小时候每到夏天,我们经常沿着田埂抓鳝鱼。其中,母鳝鱼还有一个特别的特点,每到产卵季节,会从嘴里吐出许多白沫,积聚在入口的水面,很容易识别。我要讲的这个段子就是发生在我们家乡的一个真实故事。

  故事说的是一农妇在田里薅秧,内急。四顾无人,就蹲在田埂边上解决了。不久,一个抓鳝鱼的小伙子来到这里。见到水中一堆泡沫,大喜:嗬,下面一定有好大一条母鳝鱼!于是,手脚并用,捅了半天。结果嘛,当然是无功而返、悻悻离开啦。

  农妇看见了一切。回家后,想起来她就大笑不止。老公见了,问:“疯婆娘,你笑什么哦?”农妇回答:“太好笑了。今天我在田里薅秧,来了个捅黄鳝的家伙,在我尿尿的地方捅了半天。哈哈哈哈……”老公一听火冒三丈,上去就是几个嘴巴,边打边骂:“你个傻婆娘,不要脸!人家在你那个地方捅了半天,你还笑?呸!”

  ——这个故事是说:语言的含义必须根据背景才能准确介定,给领导汇报工作或者转达重要事情的时候,能省略的才省略,不该省略的,绝对不能省略。我的一个部下,曾经总是不能清楚地汇报工作,逼急了,我给他讲了这个故事,结果,他改进很大。如果你身边也有这样的人,不妨给他讲讲这个故事。

  留心处处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呵呵,不写了,不写了,再写下去,我就成“黄贩子”了…….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刘旭的人个博客 » 黄段子中的哲学思想
分享到: 更多 (0)
标签: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QQ :13945502电话:13913571631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
订阅图标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