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电话已欠费,请尽快充值!” 诈骗揭秘

电信诈骗公司与境外诈骗团伙合作,利用现有的通信技术,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向境外诈骗公司提供上海、北京、天津、江苏、广东、福建等多个省市 近500万个诈骗电话的服务,诈骗金额高达400多万元。仅在该诈骗公司认为好骗的无锡一地,他们就拨打了近40万个诈骗电话。 近日宜兴警方重拳出击,一举破获了这起电信诈骗案件。警方发现,电信诈骗这只从虚拟世界伸出的黑手,已经形成了集团化、智能化、高科技化、职业化的犯罪特 征。

  精心设计 电信诈骗让人防不胜防

  “您的电话已欠费××××元,请尽快充值,如有疑问,请回拨0……”这种以欠费为名实施的电话诈骗已被很多人熟知,却依旧有人会掉入骗子设计的 陷阱。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宜兴市有30多名市民被电信诈骗集团骗取信用卡资金,涉案金额高达100多万元。其中,发案最高的6月22日一天,全市先 后有5名群众被电信诈骗集团骗走1.4万到5万多元不等。

  警方对无锡地区几起电信诈骗案资金流向循线追踪梳理后发现,均有部分资金流入到一张广东东莞的工行卡内。很快,一个涉嫌为诈骗集团提供网络电话服务的犯罪团伙,进入警方视线。

  狡兔三窟 插翅难逃警方天罗地网

  6月底,专案组在无锡市公安局统一领导下,掌握了某网络公司参与电信诈骗活动的系列犯罪事实,同时锁定其设在东莞市长安镇的两个窝点。

  7月6日上午10时,专案组兵分两路,突袭这两个犯罪团伙窝点。只是,犯罪嫌疑人显然具有极强的反侦查意识,布下迷魂阵——只见空空荡荡的屋子 里,只有闪烁的无线路由器和门禁上的无线报警器。而此刻,接到报警器报警信息的4名犯罪团伙成员如惊弓之鸟仓皇逃出不远处的某高档小区租住屋,揣着笔记本 等作案工具躲进一家宾馆。专案组警员迅速追击,于下午4时,将惶惶不可终日的4名犯罪嫌疑人一举擒获。当场缴获作案用的5台笔记本、信用卡及无线路由器等 赃物赃款。

  警方乘胜追击,对其他在逃人员进行网上布控追缉。7月30日凌晨,在江西南昌警方配合下,另两名犯罪嫌疑人肖某、刘某在该市的一家酒店落入法 网。7月31日下午,警方抓捕了该犯罪团伙幕后老板台湾人洪某,查缴宝马740豪车、本田CRV各一辆、现金20万,追缴赃款40万元,总价值折合人民币 250万余元。

  各司其职 公司化合作形成产业链

  事实上,这个为诈骗公司提供VOIP(即网络电话,将模拟声音讯号Voice数字化,以数据封包的形式在IP数据网络上做实时传递)服务的犯罪团伙,相当于电信诈骗集团“产业链”中的工程部。

  躲在境外的诈骗公司,利用其提供的网络电话软件平台,实施“乱枪打鸟”式诈骗——以万为组自动拨打境内电话,每次可同时拨六个号码,如 “00860510879×××1—00860510879×××6”,一旦电话接通,系统根据不同需要,自动播放以假乱真的语音提示信息,如“您的电话 已经欠费××××元,请尽快充值,如有疑问,请回拨0……”,“您于×年×月开庭审理未到,如需要人工服务请拨﹡键……”,“这里是中国邮政提示语音,你 有东西到了,没来签收……有疑问请按﹡键”等等,若受害人回拨号码,电话则自动进入接线等待。这时,诈骗公司“接线员”粉墨登场,分别假冒电信工作人员、 政法机关工作人员等身份轮番上阵忽悠受害人,最终达到骗取受害人钱财的目的。其中,电话转接过程中会根据需要播放不同语音提示,如电信客服语音等待、 110报警服务台提示音。

  只要电话接通,该犯罪团伙便与诈骗公司产生话费结算,如手机拨打每分钟1.60元,电话拨打每分钟0.90元,其从落地商那里取得的成本是每分钟0.15元等价格(每6秒为结算单位)。理论上,该犯罪团伙可同时提供14个合作的诈骗团伙每秒拨出150个电话。

  经查,2008年11月以来,该犯罪团伙先后向诈骗公司提供拨打上海、北京、天津、江苏、广东、福建等多个省市近500万个诈骗电话的服务,其中,向无锡地区拨打诈骗电话38万次。短短几个月,该犯罪团伙“盈利”400多万。

  转战大陆 选中无锡这条绝好线路

  那么洪某又是怎么走上这条路的呢。据警方调查,2001年3月,洪某来大陆“淘金”,开设了一家地下电脑公司,从事电脑装配、网络布线,电脑耗 材、电脑远程监控等业务。2007年8月,有客户找他合作VOIP业务,即提供网络电话平台服务赚取差额话费。不久,洪某了解到,该客户所经营的公司其实 是一个针对台湾地区实施诈骗的犯罪团伙。后来,又有陆续几家诈骗公司与洪某“合作”向台湾地区拨打网络电话业务。

  洪某及其犯罪团伙,主要通过MSN、QQ或者专用电话和诈骗公司及提供软交换系统的供应商、服务器提供商、落地商等保持实时联系,保证系统能顺 利地为诈骗公司提供畅通的网络电话服务。相互之间是比较松散的合作关系,根据需要,随时可变更不同的合作伙伴。该犯罪团伙采用远程控制的方式管理租赁来的 服务器,当网络电话平台发生故障时,及时通知服务器提供商重启或修理,并启用备用服务器。至于涉及系统软件维护这类技术性较强的事项,则由软交换系统供应 商负责维护。

  一开始,洪某及其犯罪团伙只是针对台湾市场提供网络电话服务,每月能赚个七八万,只是,好景不长,眼见着台湾市场日渐萧条,甚至有时一个月赚不 到万元。2008年9月,洪某手下的许某和姜某向他出主意,有个“客户”去了泰国将电话诈骗市场转向大陆,不如跟着改做大陆市场吧。

  针对大陆实施电信诈骗,自己人在大陆,显然风险极大,洪某犹豫不决,但面对丰厚的利润空间,最终,他还是默许了。许某和姜某便去找线路,过了 年,他们找来一条绝好线路(江苏无锡),一天保持2万元的营业额(即支付一些落地商和收取诈骗公司通话费的收支差价),赚了个钵满。洪某自己拿营业额的一 半,给许某和姜某各10℅,剩下的利润分给其他成员,根据分工的不同,团伙成员每月能分个4000~8000元,另外,还有分红。

  目前,警方已核实的洪某及其犯罪团伙参与的电信诈骗案件中,仅6月份,无锡地区就有36起(其中宜兴9起),涉案金额达160多万。现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现代快报》消息

电话欠费诈骗升级 老伎俩骗女白领200多万

接了一通电话,竟被骗走200多万!受骗者不是年迈的老妪,也并非大字不识的居家妇女,而是一位有着高学历的知识分子!近日,广州某派出所接警的阿sir听闻了事主被骗的经过后,连叹了几个“想不到”.
受骗事主阿婵(化名)有着一份体面的工作,家住越秀区.7月下旬的一天,她在家中接了一个录音电话,称有欠费2000多元,阿婵便按录音提示进入人工服 务,接听电话的自称是电信局工作人员.“没有这回事.”阿婵一说完,对方就说:“你的电话确实欠费了,可能是身份资料泄密造成,要马上报警,我帮你把电话 接到公安局报警.”

不由阿婵说,“嘟嘟”两声后,电话那头传来另一个女子的声音,自称惠州市公安局的工作人员,为了让阿婵确信,还留下了区号为0752的电话号码.“我需要通过省公安厅信息平台核实你的情况,”过了一会,对方说,查询到阿婵的身份资料被人利用在惠州市银行开了一个账号在从事洗黑钱犯罪活动,有180万已存进了这个账户,“公安机关需冻结你名下账户进行调查,为了保护你的个人利益,需对你的账户进行升级保护.”

说完,电话又转接至银监会某主任.“你是否了解账户升级的操作?”“主任”问.“不懂.”“法院法官需对你的账户进行公证,证实你名下的账号资金不属于黑钱才可进行升级保护.你的账户里有多少钱呢?”“有200多万呢,那我该怎么办?” 阿婵着急了,万一钱给黑掉了那就惨了.

“别着急,你把账户存款存到我指定的账号接受核实,两个小时后就会返回到你的银行账户.”“主任”提供了一个“李×”的工行账户,说:“法院对该账户保护额度只能在100万元以下,你先转100万过来.对了,电话千万不要挂断.”

阿婵带着银行卡出门了,她在东风路工商银行汇了100万后,“主任”又接连提供了另外两个工行账号,让阿婵到附近另一工行再转账,阿婵照做了,又汇了100多万,最后还将剩下的余额提现汇入“主任”提供的又一农行账号.

转账完毕,阿婵有点不放心,问要多久能将钱转回来,“主任”说,银行很快下班,最迟第二天早上一定会转回来的.

第二天上午,阿婵却没等到账户上的钱转回来,再拨对方电话时,对方手机已关机.直到这时,阿婵向家人说起,发现被骗了,这才匆匆赶到派出所报案.

-新闻纵深
高学历人士为何掉入“电话陷阱”?

去年6月,南京,一位七旬教授因“电话欠费”被骗走100万;今年2月,北京,某高校一位退休教授轻信虚假中奖信息上当,先后8次累计被骗14.7万元……

受骗者中不乏教授、研究生等高学历人士,被轻而易举掏空了账户,实在匪夷所思.

电话欠费诈骗“升级”

过去“电话欠费”后骗子接通的是“电信公司”,如今电话欠费诈骗也有了“升级版”: “电话欠费”后接通的是“公安局”、“检察院”、“法院”,一些公务员、教师、白领等一听到自己涉嫌参与洗黑钱,就急于为自己洗脱“罪名”,钱是小,名声是大,再加上他们又非常信任公安、检察、法院、政府机关,因而在接到冒充警察等打来的诈骗电话时,容易上当.

抓住人性弱点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台湾、香港和东南亚一带就出现过这样的电话骗术;如今,骗子又开始以境外为基地,向大陆发达省份展开“攻击”.

“电话诈骗作案手法有别于其他抢劫、抢夺等接触性犯罪,属于典型的非接触性犯罪.” 广东省公安厅刑侦局局长杨江华告诉记者,该手法同时兼有另一个显著特征,即“漫天撒网”式低成本犯罪,这决定了受害者为不特定人群,所以,这个社会中的你、我、他,都是潜在的作案对象.多年的侦查跟踪,让刑侦专家们相信,骗子绝对不是天才,他们只不过是抓住了人性的弱点.“贪财、胆小、轻信、避祸……这些心理都会被骗子利用.”

-专家提醒

多了解新骗术
“免疫力”才能升级

针对高发的诈骗犯罪,广东警方构建了一个防骗宣传网络,如广州越秀警方与媒体合作印发各类防骗宣传单,挨家挨户分发到了居民手中;联手银行在柜台及时拦截电话诈骗汇款.截至今年6月,该区共防下各类诈骗案件500多宗,仅银行拦截电话诈骗案便达到140多宗,挽回市民经济损失超过700万元,全区诈骗案发案同比去年下降12.6%.

不断变化的电话诈骗形式,就像不断发生变异的电脑病毒.由于杀毒软件都是滞后的,只有出现了新的病毒之后,杀毒软件才能对其进行防范.而一些缺乏防骗知识的市民,就像没有安装杀毒软件或软件没有更新的电脑,即使识破了几种骗术,但当新的骗术出现时,仍有可能“中毒”.看来,警方、媒体再怎么宣传,最关键的,还需要靠群众提高自身对各类诈骗的“免疫力”.

心理诈术连环套

●借“电话欠费”进而称事主涉嫌参与洗黑钱,利用当事人急于洗脱“罪名”证明自己清白的心理,牵着事主一步步走向骗子设置好的陷阱;

●与事主的通讯工具一直保持通话中,不让事主有丝毫冷静下来回想前因后果的空隙;

●以政法机关正在调查案件为由,不让事主与家里人通话;

●事主在银行柜台转账的时候,为了避免银行职员发现端倪后劝诫阻拦事主汇款,骗子都会以“银行职员也参与洗钱”为由告诫事主不要与其交谈;

●以“某银行账户只能申请到一定金额保护额度”为由,诱骗事主将存款拆分汇至几个不同银行账户,实际上是便于犯罪分子在短时间内将各个“子账户”的钱迅速提走.

《南方日报》消息

看看电话欠费诈骗究竟有哪些新骗术

  □商报记者 邹强通讯员 周雷

  去年下半年,苏州沧浪区内接连发生6起以“电话欠费”为名的诈骗,不少中老年人上当受骗,涉案总金额 38万余元。昨天,两名在福建落网的诈骗集团的马仔,已被押上沧浪区法院的刑事审判庭。此案正在法院审理之中。让我们来看一看,电话欠费诈骗究竟有哪些新骗术?

  “案情回放”

  去年8月22日上午9时至下午2时,一天之内,沧浪区连续发生四起诈骗案件,涉案金额20多万元。受害人都说自己在家接到一个自称是 “中国电信工作人员”的女子打来的电话,讲受害人家中宅电已经欠费二千多元,并说是有人冒用受害人的身份证开了另外一个电话号码捆绑在受害人宅电上所致。如果不还,“电信局”将从受害人银行卡上扣除这笔钱。就在受害人万分着急之时,“电信小姐”果断地劝受害人报警,并“好心”地把电话转接到“公安局”。随后,“公安局警官”说受害人身份资料全部泄漏资金不安全,或说受害人卷入一桩国际洗钱大案要吃官司,然后假借 “资金冻结”“银行卡加密”“打入公安账户”等名义,用电话指导受害人在柜员机上进行转账操作,骗得钱财。这类电话的来电号码多数为“00019”开头或不显示电话号码,且回拨不能接通。

  苏州警方侦查发现,这四起案件的涉案卡在福州有四个取款点,每次取款时都有一个相同的女子出现,据此分析四起案件可能是同一伙诈骗团伙所为。去年12月2日,苏州警方奔赴福州,抓获了此案犯罪嫌疑人阿辉。

  据阿辉交代,他是诈骗集团中的一个马仔,任务是去银行取钱。由于担心被警方抓获,他物色了当地“新金门”夜总会小姐阿玲为他提款。阿辉每取一万元,就得到500元好处费。他留下250元,另外250元给小姐阿玲。

  去年10月21日,一天之内,沧浪区又发生两起类似的诈骗案件,涉案金额18万元。去年12月1日,苏州警方在福州警方的配合下,抓获取款人老刀。老刀也是诈骗集团的另一名负责取款的马仔。

  昨天,这两个马仔已经被押上了沧浪法院的被告人席,此案正在法院的进一步审理之中。

  “骗术曝光”

  先主动劝你去报警 然后再慢慢忽悠你

  受害人丁女士今年66岁,她被骗走8000元。

  去年8月22日下午2点,丁女士在家中接到一只0001968522××的来电(电话号码一长串,目的就让你摸不清来头)。电话里,一个甜美女声说自己是“中国电信局的工作人员”,她说:“你家的电话要欠费停机了。 ”

  丁女士说不可能,她家的电话费全部是在工资卡上代扣的,不可能欠费的。

  对方就说:“有一只625200××的电话,机主是你的名字,现在欠费二千元,你不交的话,要从你的银行卡上扣的。 ”丁女士一听就急了,说:“不是我用的,凭啥要扣我银行卡上的钱。”(被犯罪分子一激,丁女士着急起来,由此便失去了清醒和冷静,并一步步走进了犯罪分子预先设下的套。 )

  对方温柔地说:“这种事情不好拖的。我们建议你立即报警,有话你去跟警察说好了。我帮你把电话转到公安局去,让警察帮你解决。”(先主动劝你去报警,以获得你的信任,然后悄悄偷梁换柱,谎称帮你把电话转到公安局,再由另一个犯罪分子过来接着忽悠你。 )

  过了一会儿,一只0001908522××的电话打来了,对方是个男的,自称“黄警官”。 “黄警官”说:“我帮你查过了,确实有人假冒你的身份证去登记了另外一只电话并欠费,现在电信局要扣你的钱,公安局也没办法。 ”丁女士说那怎么办。“黄警官”停顿了一下,说:“我看你比较老实,就帮你个忙。你到银行去,办张新的银行卡,然后把所有的钱全部存入新卡,我帮你把新卡里的钱全部冻结。这样可以防止电信局把你的钱全部划走。”警官还叮嘱说不要声张,他就帮丁女士一个人的忙,万一让别人知道了,都来找公安帮忙,就麻烦了。

  丁女士相信并照做了,她把自己多本存折上的定期、活期存款统统取出,并存入新卡。办好后,“黄警官”通过电话,遥控指导丁女士在柜员机上一步一步操作。

  回到家后,丁女士感觉不对劲,那个“警察”为啥如此热心?赶紧回银行一查,结果傻眼了,卡上8000元全部被转账了。

  把钱打入“公安账户”说这样存款才“安全”

  受害人钱女士今年47岁,她被骗走5万元。去年8月22日中午12点半,她在家接到电话。对方自称是中国电信公司的,说有人冒用钱女士的身份证在三香路营业厅开通了一只82500×××的号码,绑定在她的宅电上,现在欠费2380元。

  钱女士说不是她干的。对方说:“以前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你必须报警。你的电话先不要挂,现在我就帮你把电话转到苏州市公安局沧浪分局备个案。备案后,你现在这个电话才好打。 ”

  之后,电话里传出“嘟……嘟……嘟”的长音等待音。

  没多久,一个男子接了电话,对方称自己是苏州市公安局金阊分局的警察,叫高华,工号0051168,地址是石头路石头街8号。

  他说:“帮你查过了。你的身份证被人冒用,现在你的个人资料都泄露了,对方取你银行里的钱轻而易举,方便得很。 ”

  钱女士一听,慌了。“高警察”接着说:“我把电话转给我们的陈科长,让他来帮你想办法。 ”

  一阵电话转接音后,“陈科长”出场了。 “陈科长”说现在银行电脑有大漏洞,钱女士的银行卡很不安全,然后很关切地问钱女士,有没有股票,基金,存折,银行卡;并关照钱女士把所有的钱取出来,存到三个“公安局指定的个人财产理赔保险账户”上去,公安机关负责将钱冻结到下午4点半,等到公安局把银行金融漏洞堵住后,再把钱打回来。

  于是,钱女士赶紧到银行,把股票基金通通割肉,定期活期全取出来,往每个公安账户上存5万,总共15万。

  办好手续后,钱女士回家正好遇到丈夫,一说起这事,丈夫便产生了怀疑,打电话到公安局一问,根本没那两个人,于是赶紧报案。

  去年10月21日上午10点,70岁的孙老太也在家接到了类似的电话,在所谓“扬州市公安局林警官”的指导下,孙老太把自己存折上的近8万元打入扬州市公安局指定账户。等事后反应过来,8万元已经无影无踪。

  说你涉嫌国际洗钱组织 需要对银行卡加密保护

  李女士今年59岁。去年10月21日上午 9点半,她在家接到一只0001908522××的电话,对方自称是扬州电信局的,说她家即将欠费停机,原因是有人用她的身份证在扬州登记了一只0514-835923××的电话,现在欠费二千多,必须马上还款,否则要坐牢。李女士说:“我没有办那只电话。 ”对方说:“你要到扬州公安局报警的,我们和公安局联网的,帮你转过去。 ”李女士说好的。

  过了一会,电话里,一个操流利广东口音的“扬州警察”对李女士说:“帮你查过了。你已经涉嫌一个国际洗钱组织,在扬州各大商场还有很多透支账,不还的话要吃官司。 ”

  之后,那个说广东话的 “扬州警察”耐心地询问起李女士家中的存款情况。当得知李女士总共有11万余元存款时,他就叫李女士把钱打入两个“公安局账户”上,进行“保护”。李女士不同意,说“我的钱,凭啥要打到别的账户上去。 ”

  “扬州警察”说:“那我就帮你把银行卡加密保护吧。 ”李女士同意了。

  随后,在“扬州警察”的指点下,李女士去办了两张新的银行卡,一张上存5万,另一张上6万,然后在柜员机上输入“加密密码”进行“加密操作”。 (犯罪分子报给李女士的“加密密码”,其实就是银行转账的账号)从银行走出来,李女士走在街上就感觉不对劲,于是赶紧转身跑回银行去查。结果发现:5万元的卡上已经一分钱也没有了,6万元的卡上只剩1万元。 (李女士有11万元存款,犯罪分子为啥要叫她办两张新卡?这是因为,银行卡每天转账金额不能超过5万元,办了两张卡,犯罪分子在一天之内,就能拿到更多的赃款。 )

  68岁的陆先生也遭遇类似骗局。一个自称“公安局王强警官”的人,说有人用陆先生的宅电担保打国际长途欠费2000多元,已经陷入一个国际洗钱组织的犯罪集团,这是要坐牢的。就在陆先生吓得七荤八素之时,“公安局经济犯罪调查科高科长”出场了,他问陆先生身上有几张卡和存折,分别有多少钱。

  陆先生说,自己有四张银行卡,其中一张卡上有3万块,其余三张卡上每张只有几百块。 “高科长”听后说,“几百块的银行卡不要紧,肯定安全的。你赶紧到银行去,把三万块的银行卡进行加密保护。 ”按照步骤做好后,陆先生觉得不对劲,赶紧去公安局问,结果发现受骗了。

  对付年轻人另有一套 就说要帮你编程保护

  周小姐今年23岁,大学刚毕业,她被骗走16000元。

  去年10月22日中午12点,她正好在家,接到一个自称是电信局的人打来的电话,说周小姐家电话欠费2380元,会不会是电话被盗打,或是身份证被盗用,需要立即报警。

  “电信局小姐”说,可以帮她把电话转到公安局去。没过多久,一个自称是公安局的人,装模作样查了一会,说周小姐身份证上的资料失窃比较严重,她现在的银行卡已经被犯罪分子破译编码后泄密了,犯罪分子想偷她卡上的钱是易如反掌,所以她的卡是肯定不能用了。

  周小姐在大学里学过一点计算机的初级知识,也看过《骇客帝国》等欧美大片里虚构的破译电脑密码的镜头,现在一听到什么“银行卡被犯罪分子破译编码”的话,就比较相信,于是赶紧问对方:“那怎么办? ”

  对方说好办,问周小姐身上有没有别的卡。周小姐说还有一张农行银行卡。对方说那好,叫周小姐把所有的钱全部转到那张农行卡上,然后帮周小姐重新编套编码程序进行保护,这样犯罪分子就没办法偷走周小姐银行卡里的现金了。

  周小姐相信了,于是来到银行,按照“警察”在电话里教的步骤方法进行操作。等到周小姐在柜员机上按完最后一个键,她就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了,于是马上报了警。

  “如何应对”

  江苏达源律师事务所俞超律师分析,从上述案件中我们可以看出,骗子电话打来的时间,一般选择在工作日的上午9点以后至下午3点以前。此时年轻人都已上班,只有老人在家,而老人好骗,骗子容易得手。因为老人对“公安局警官”比较信任;因为老人对银行卡业务尤其是转账业务不太熟悉;还有就是犯罪分子在短时间里作案让老人措手不及,一时反应不过来。

  仔细想想,犯罪分子在实施诈骗的过程中,还是留下很多破绽的。比如:“扬州市公安局警官”为啥说一口流利的广东话?比如:金阊区公安分局的地点为何在听也没听说过的“石头路石头街”? “警察”报给受害人的为何是他的“工号”,而不是“警号”?“警官”为何能在一两秒钟之内就能查出受害人的银行卡“全部泄密”?

  律师提醒:

  1,市民接到“欠费通知”电话后,应提高警觉,可以迅速挂断电话,必要时可以直接拨打中国电信客户服务热线10000号询问。

  2,电信公司和公安局的电话并非一个总机,两个部门之间的电话不可能自由转接。因此凡是遇到“我帮你转接到公安局”的诈骗电话,市民切勿相信。必要时,可拨打110电话向公安机关咨询。

  3,如果对方叫你用自己的银行卡进行汇款、更改密码、转移账户等操作,请谨慎处理。在做这些操作之前,最好和家人先商量一下,千万不可匆忙行事。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手机诈骗出新招:任改来电号码骗取信任

听到手机响,看到熟悉的来电号码,接起来,电话那头却是一个陌生人,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您要格外小心了。中央电视台的报道说,一种利用手机进行诈骗的新型犯罪已经出现。
  据中新网报道,前不久,北京的王先生收到一条短信,发信人称自己有一辆二手车要卖。九成新的捷达只要3万元,便宜的价格让王先生动了心。两人当即电话联系,约定看车时间和地点。

  对方称现金交易不方便,汇款比较方便,这边看到车,同时那边汇款。王先生当时一想,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我看不着车也不给你汇款。我满意了,这边再让我朋友给你汇款也不晚”。因对方要求王先生一个人来看车,所以王先生就告诉朋友,等自己看完车打来电话确认,再往指定帐号里汇款。

  王先生刚到看车地点,对方的电话就来了,说已经把车开过来了,并问王先生在哪里。王先生说了地点后,对方说,“你电话别撂。”让王先生一直在通话状态中。而王先生的朋友也正在银行排队。王先生就一直拿着电话等候,结果等了四十分钟。王先生这才觉得有点不对劲了。

  王先生赶紧给自己在银行等着汇款的朋友打电话,可他的朋友却说,就在十几分钟前,手机里接到一个电话,显示的号码就是王先生的手机号。对方(卖车人)在电话里说,你朋友(指王先生)已经看好车了,可以汇款了。王先生的朋友一看是王的手机号,估计肯定是王看好车,就把钱汇出了。

  发现上当受骗的王先生立刻向北京朝阳警方报了案。初步调查显示,犯罪嫌疑人在获知了王先生朋友电话号后,采取了一种技术手段,恶意修改了王先生朋友的来电显示号码,从而实施了诈骗。而类似的报案,警方最近已经接到多起。记者在互联网上搜索,发现多家网站都在销售一种号称可以显示任意号码的软件。

  销售者称,这种软件可以修改显示的手机号码,除了110、119这样的特殊号码,普通的固定电话和手机号都可以按需要显示。销售者还演示了这种软件的效果,记者要求对方在自己手机上显示一个广州的固定电话号码,不到一分钟,记者的手机上果然就显示出一个020开头的号码,回拨这个电话,竟是广东省公安厅的总机。之后,记者又要求显示自己一位同事的手机号码,也很快实现了。

  通讯专家接受采访时介绍,这实际是利用了网络IP电话技术上的一个漏洞。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国家实验室副教授林宇介绍说,问题就出在当IP电话终端把它的主叫信息传递给IP电话网关的时候,在网关上,它并没有对电话终端送来的主叫号码的信息进行认证,很可能做了一个简单的处理,就把这个信息直接传递到了程控交换机,并最终显示到了被叫手机上,这样就可以达到号码欺骗的目的。

  专家指出,手机来电号码任意修改的行为破坏了原本诚信有序的通讯方式,会给社会带来很大的负面效应。对此,公众应当格外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