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读书顶个球用

读书的心得感想——-哑铃随笔

?

根据有关方面的要求,我们搞职业技术培训的老师,需读《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二门课,通过二门课的考试后发个教师上岗证。

给我们上课的是上师大的老师,下面这个故事是老师上课时讲的:

某院校在校园里精心打造了樽塑像,塑像的造型是:一女学生一手捧着本书,一手托着只地球仪。校方在同学中公开征集塑像题词,结果大多数同学推荐的题词是:“读书顶个球用”。

这故事引得大家哄堂大笑。

我们不得不发出感慨;现在的学生啊,看上去很无聊,其实很幽默,有深度。而我们做学生时,看上去很正宗,现在想起来却是很无聊,因为我们那时不知听谁说了,至少以为读书是有用的:“学好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为社会主义建设增砖添瓦”。现在才知道,社会主义建设靠的是改革开放,你添的那片瓦无论如何也找不到在什么地方。

老师说,一个人的能力大小,通常用衡量他的“情商、智商、财商”来证明;

情商――是指社会活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能力。

智商――是指文凭、学识和专业技术、技能。

财商――是指获得财富的能力,

“情商、智商、财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情商、智商”决定“财商”,反过来“财商”是检验“情商、智商”高低的唯一标准。

而财富的多少是个人“事业,成就”的标志。

这就是说,说你“情商、智商”如何如何了得,结果没赚到钱,都是假的。

老师说;美国的某研究机构,通过对n名学生跟踪n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及决定“财商”的比重,其中“情商”占80%,“智商”占20%。这就解释了一个社会现象:为什么不少成功人士却文化程度不高,而一些所谓的高学历、高智商者却是一付穷酸相。所谓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不过我想,这美国人研究的课题,其实我们中国早在 N 年之前就有了结论,只是说出来有点土气。记得过去长辈总是对即将成人参加工作的孩子说:不识字是不要紧的,不识人头是不行的。“识字”是“智商”,“识人头”是“情商”,而且行和不行之间,老祖宗给出比例还大于2 / 8开。只是当时听了总是不以为然,还认为老人在散布什么封建思想。如今有了美国的某什么研究机构一点拨,就名正言顺了,更具有权威性了。

老师还大声疾呼,在现行的应试教育的条件下,学生整个就是个考试机器,有些傻到连自己生活上的小事都处理不了,如此培养出来的学生什么用。

老师说,老蒋小时候专干些偷鸡摸狗,聚众斗殴的勾当。读了多少书只有他自己知道,但这并不影响他以后成为黄埔军校校长。老毛读书时国语成绩还可以,数理化成绩不敢恭维,这也不影响他以后成为我们的伟大领袖。

因此老师建议不要用“学分”来考核衡量老师的教学效果,应该用老师教出的学生走上社会后,出了多少高官、高管、大款来考核老师的教学效果。

看样子文科老师和理工科老师就是不一样,要是我们读书时老师亦如是说,我们或许也可以早点觉悟。

我们读书那回,正值小平同志倡导“年轻化,知识化”,觉得好象读书更加有动力了,天天挑灯夜战;概念、公式、定理…搞的昏天黑地,好不辛苦。

毕业后,感觉虽然说是“年轻化,知识化”,但不知怎么和你的关系并不大。再看看人家,不耽误吃喝玩乐,不知在哪里读的书,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轻轻松松和你一样,也是大学文凭,还是“年轻化,知识化”的典范,这时你才感到自己不知是读的哪门子的书,分明是在练憨,心里有种被强奸过的感觉。

再以后,你依然是你,人家已经MBA了,这时你已经从被强奸的感觉升华到被蹂躏的感觉了,I 服了You,你不认输也不行。

?直到后来亮出中国特色的家伙:“英雄莫问出处”、“不拘一格降人才”、“逮着耗子就是好猫”的时候,你终于明白,你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有一则《新指鹿为马》的故事,说的是赵高找了三拨人,一拨是文盲以及小学程度的底学历者,一拨是学文科的学生,再一拨是学理工科的学生,他牵着一头鹿说是马,看这些人怎么反应。

第一拨人见状立刻明白,改革进行到了“鹿变马”的重要关头,随即表态:赵总,您说啥就是啥了,俺听您的,和您保持高度一致!结果这一拨自然都是有用人才,日后个个飞黄腾达。

第二拨学文科的学生看了心里嘀咕,这明明是鹿却说是马,想必其中定有噢妙,还是闭嘴,静观其变为好。结果这一拨人倒也能与时俱进,混得还算可以。

学理工科的学生则说:赵总,错了,这是鹿,不是马,老师是这么教的,动物园里也看到过的…。竟然还要和老赵理论,结果这批人的下场可想而知,日后个个成了省油的灯。

知识本身没有什么不好,只是脑子里装了知识后,会养成一种“定式思维”的习惯,把脑子搞坏。在这些人的脑子里就是“对的、错的,是的、不是的…”,思想僵化,还要嘴硬,过去有句话,叫:知识越多越反动,或许也是这个意思。

比如在他们看来,1+1=2 是对的,否则就是错的,但社会上的事情往往就没有那么简单,1+1 不仅仅=2,在需要的时候可以 =3、=4…。他们不懂一个道理,老人家曾经说过:“在党的领导下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还不至于连需要让 1+1=几,这么小的事情都搞不定。

我博客里转载的一篇文章《一个老干部对即将从政的儿子的赠言》中写道:“要有文凭,但不要真有知识,真有知识会害了你…”。

记得文革时期,大家先是批判刘少奇的“读书无用论”,再批判刘少奇的“读书做官论”,当时是怎么批的已经忘了,但那时有个问题始终没有想通:不是说读书可以“做官”吗, 怎么又“无用”呢,象刘这样水平的人,怎么会出这么自相矛盾的论调,是不是走资派糊涂了?

直到如今看了这篇文章才豁然开朗,从“不要真有知识”的角度讲,是“读书无用论”,从“要有文凭”的角度讲,是“读书做官论”。到底是党和国家的高级领导人,水平不一样就是不一样,哪里是走资派糊涂了,分明是自己的脑袋给驴蹄过了。

不过话得说回来,毕竟是现代社会,一点没有知识也说不过去,需要多少知识?人称:语文识字能读“三个代表”可以,算术会算 权+钱+美眉 =“和谐社会”足够。

教育产业化给实现“要有文凭,但不要真有知识”的理想与实践铺平了道路,指明了方向。

你交钱他发文凭,你拿了文凭作为敲门砖,再去赚更多的钱回来,这是教育产业化所描绘的一条产业链。

这里,为了防止“真有知识会害了你”,有二个方法可供参考:(特别是对学理工科的同仁更具参考价值)

一 是学啥忘了啥

你的文凭、专业可以作为打开进入社会之门的敲门砖,但门敲开了,手里还拿着砖头不放干嘛,还想砸谁啊,砸自己?你应该考虑去找到新的砖头,去敲第二道门。

如果做不到,那么“命苦不要怪政府”,说明你的盈利能力已经下降到了20%,以后凭这20%的盈利能力还不能为自己带来相应财富的话,实在是对不起人民对不起党,对不起生你养你的父老乡亲。

二 是学啥不干啥

如果有一天你的上司对你说;你是我们的技术中坚、骨干,这个岗位离不开你…那说明你死定了,什么机会、升迁、仕途啊全完了,你就等着给你的一堆机器陪葬去吧。可悲的是,你可能还没有意识到,还以为自己学以致用,发挥了一技之长,体现了自己的价值,得到领导赏识,还沾沾自喜。

这个道理也不难明白,清华大学电机制造专业毕业的黄菊如果还在干他的电机工程师的话,恐怕早就领下岗工资了,那只副总理的位置还等着你去补缺呢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刘旭的人个博客 » 读书顶个球用
分享到: 更多 (0)
标签: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QQ :13945502电话:13913571631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
订阅图标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