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电子监管码事件背后:引发的不仅是诉讼

一枚小小的标签引发了诉讼,这枚标签的名字叫电子监管码.一个多月来,围绕这枚标签,引发了一场热闹的诉讼.
这场被称为反垄断法第一案的案件是8月1日由四家防伪企业开始发起的,此后增加到8家防伪企业.这些防伪企业诉称,国家质检总局强制要求所有产品必须贴上这样一枚标签,并加入一家合资公司经营的电子监管网的行为涉嫌行政垄断,因此将国家质检总局告上法院.现在这个诉讼已经广为人知,但是案件仅仅是冰山的一角,对于事件更深刻的背景,仍然鲜为人知.

这一枚标签引发的不仅仅是一个诉讼.

它不仅仅关系到一个行业——原告方,防伪行业的生存;还关系到许多行业——食品、家用电器、人造板、电线电缆、农资、燃气用具、劳动防护用品、电热毯和化妆品等生产行业的发展;还涉及到我国物流系统的改造和超市系统的巨大改造;最终,每一个消费者的每一次消费也都可能将因此增加3分钱.

9月4日,北京市一中院已经裁定不予受理此案,防伪企业的代理律师周泽告诉本报,9月15日他们会去上诉.

中信国检的“价值空间”

中信国检有限公司是一家由中信21世纪公司之全资子公司及中国电信的全资子公司与中国国家质检总局信息中心订立合资协议成立.其中,中信21世纪将拥有50%权益,中国电信20%权益,另30%权益由中国国家质检总局信息中心拥有.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究其本质,中信国检是一家增值服务提供商.要提供信息服务,则需要从中国国家质检总局信息中心的数据库取得资料.其盈利主要有两块,一块是通过运用互联网、短信、电话自动语音系统和人工声讯电话查询等方式,为消费者提供收费的产品真伪等相关信息的收费.另一块是“依据入网企业需求,挖掘、开发、利用电子监管网数据信息”的收费.

对此项目的价值空间,中信21世纪集团董事长王军在2008年7月30日公布的2008年年报中表示,基于电子监管网这一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将创造每年2000亿的价值空间.

2005年4月11日,中信21世纪集团董事长王军在香港表示,该平台计划“到2006年9月将实现470万家企业及5万亿个电子监管码的容量”.

如果按5万亿个电子监管码计算,就信息费一项,假设查询率为1%,按每次查询收费0.3元(今年5月电子监管网公开的收费标准,已于8月29日停收)计算,信息费将高达150亿.

除了信息费,企业想要进入电子监管网,每户每年还需要至少600元的服务费,如果以王军预计的470万企业计算,仅此服务费一项,每年也将有 28.2亿入账.

但是,记者9月8日拨打电子监管网的声讯电话时,电话中传来的声讯介绍说是“查询电子监管码,免收信息费”.中信国检作为一家增值服务提供商.盈利主要有两块,而其中最重要的一块是通过向消费者提供收费信息查询.关于为什么自8月29日起免费,截至发稿前,中信国检的董事长陈晓颖并未答复本报记者的询问.

而另一项,根据入网企业需要挖掘开发的信息服务的收费,依照最新的入网介绍,将与企业具体约定.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中信21世纪有限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的公告,质检总局信息中心的出资实际上是由中信21世纪垫付.质检总局就此表示,他们已经在今年的4月份退股,但是记者查阅香港联交所中信21世纪的公开信息,并没有此项公告.

而依照记者获得的2005年7月25日的中国银行的进账单,上面的出票人写的就是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信息中心,出资额正是1800万.

电子监管网的扩张

虽然计划宏大,又有行政系统的推动,但根据质检总局的官方网站的信息,2005年到2007年,电子监管网的入网企业才发展了28323家,而真正赋码的企业更仅有5717家.

这种情况在2008年有了很大的改善,截至7月底,入网企业已经翻了两倍多,累计达到66899家.

入网企业迅速扩张的原因源于2007年12月3日,国家质检总局、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的一个联合通知,该通知提出对食品、化妆品等9类69种重点产品实施电子监管,这也就是业内著名的582号文.

该通知要求,自发文之日起,此9大类产品生产企业必须加入电子监管网,在产品包装上粘贴电子监管码后,方可出厂销售.

该通知发出不久,许多行业协会纷纷向质检总局致函,陈述电子监管网实施的成本和技术等问题,并要求暂缓或者停止.其中包括,食品工业协会、中国饮料工业协会、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等等.

本报获悉,早在2007年12月14日,也就是582号文发出10天之后,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就已经征求了行业内的意见,并致函质检总局,函告提出标签内容过多;赋码操作难度大;设备改造成本加大;实施过渡期太短等问题,并提出,暂缓对饮料产品实施电子监管,或可将商品条形码与电子监管码合并使用的建议.

而一旦强制推开电子监管码,首当其冲的就是防伪行业,这将意味着防伪企业存在的空间完全被挤压,实际上,很快就有的企业面临破产边缘.

2008年5月初,防伪企业专门召开了联席会议,会议决定成立独立于质检总局的行业商会.名称暂定为“全国防伪行业商会”,并成立筹备委员会.

此后就有了8月1日防伪企业对国家质检总局的反垄断第一案的诉讼.

生产行业成本变化调查

“食品行业为此可能将增加成本将达几百亿.”一位食品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整个食品行业的成本非常巨大,很难计算,几百亿仅仅是保守估计.

食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马永表示,根据企业的不同规模,成本加大的幅度几十万,上百万千万,甚至上亿的也不少.

德芙巧克力生产商、玛氏食品(中国)有限公司法务总监李宇告诉本报,他们在582号文下发之后,根据目前最可行的贴码赋码方式,对实施监管码的成本作了估算.

该公司产品2007年单独包装数量为28.4亿件,按每枚电子监管码贴0.03元计计算,此项将达到8500万元;同时贴码所需人工,按1.2秒贴一码计,需要94万人工时,相当于515个劳动力,按照2007年北京市社会平均工资计,相当于1800万元.如果将申请码段、分配贴码、废码剔除、上市激活等管理工作的成本及包装材料损耗计入,成本增加总额将在每年1.2亿元.

如此巨大的额外成本不可能完全靠企业自己承担,最后还是转嫁到消费者头上,将会导致6%-8%的价格上涨,李宇表示.

食品行业反映强制推行“电子监管码”存在的技术难度后,国家质检总局于2008年2月底发布了83号通知,将赋码产品分为A、B两类,A类为“一品一码”,B类可在“大包装上赋码”.依此新标准估算,成本将减到1050万元.

李宇表示,但如果贴在包装箱上,那消费者怎么查询,可追溯的目的又怎么实现呢?

如前所述,反应最早的是中国饮料协会,在成本这一块,他们提出,饮料产品不同于其他高附加值的产品,单瓶销售价格和利润均较低,有些饮料单瓶利润可能只有几分钱.

电子监管码可行性初探

“防伪其实是一个很小的行业,大部分产品是不需要防伪的.”北京兆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龙刚告诉记者,“需要防伪的企业有两个特点,一个是产品是高附加值的,同时这个产品还要非常的畅销.”

北京兆信公司是防伪行业的龙头之一,数码防伪技术也是他们公司1996年发明的.龙刚向记者介绍,这个技术的核心就是“数据防伪”,主要是起到产品的追溯作用,而关于产品的信息在包装上其实已经明示出来了.

龙刚表示,没有一种防伪技术的适合于所有产品.标准化的赋码方式实际上防伪的价值并不大,真正的防伪,应该是有针对性的,专门的设计.这么做只会增加老百姓的消费成本.

2008年3月,食品工业协会在北京开会时,与会企业提出电子监管码技术不成熟,会降低生产效率;多种包装材料无法印码;影响产品品质等突出问题,并且对食品安全并无显著作用.防伪打假作用有限.

质检总局83号文发出之后,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于3月7日召开了工作座谈会,雀巢、伊利、蒙牛、光明等乳业巨头悉数参加.

乳制品行业以薄膜袋赋码为例,提出目前凹版印刷的包装企业,无法制版.可能的方案是数字印刷;但成本高,只适用于小批量的产品.而且在印刷过程中喷码,印刷速度将会降到原来的1/10,生产效率下降70%以上,且达不到C级要求.

乳制品行业提出的问题是现实存在的,广州市人民印刷厂的林先生也告诉记者,如果要印制可变条码标签,印刷速度将会大大的降低,而且质量很难保证.

乳制品协会提出,目前没有成熟的技术支持,对于大、中型企业每批几十万的订单需求满足不了,并至少增加包装供货周期1个月以上.

不仅仅是生产环节,按照规划,电子监管网要改造物流系统和超市系统.

龙刚提出,如果要进行改造,改造的费用谁来出?专线接入网络,需要钱,钱谁来出?接入远程数据库会带来的连接速度问题如何解决.

对于速度的问题,百度网一位技术的工程师向本报分析,远程快速调取数据在技术上可以做到,时间上也会有些迟延,但无法说清具体的数据,也要看网络的情况.同时,这也会会给企业带来高额成本.

对于电子监管网在物流行业中实施的情况,青岛颐杰鸿运物流的刘闯告诉本报记者,对每件货物实行监管,增加了几十万硬件和软件的成本购入,成本不大,但可以大大提高公司监管水平,提高工作效率.

但是亚通物流的负责人则表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电子监管码用在单件货物运输上是非常可行的,可以全程跟踪货品流程减少损失,可是并不适用于大宗货物运输.

而冯氏(中国)食品公司的李宇也表示,赋码的系统设计得比较复杂,需要配备很专业的管理,进行贴标流程的控制,才能够做到产品和编码的一一对应.

李宇提出,不是我们食品企业不关心食品安全,而是我们要问它的实际价值是什么?而这个钱最后一定是由老百姓来掏的,这个钱掏得值不值?

9月6日,记者来到物美玉蜓桥店,这里是电子监管码的超市结算系统改造试点,在该店第40、41道结算台前,记者并没有看到这套新系统.

结算员告诉记者,质检总局今年初送他们的两套系统,但是很少用,就放在桌子底下了.她指了指桌脚,记者看见了那就是一台普通的白色台式电脑机.

文/《21世纪经济报道》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刘旭的人个博客 » 电子监管码事件背后:引发的不仅是诉讼
分享到: 更多 (0)
标签: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QQ :13945502电话:13913571631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
订阅图标按钮